福建朱子故里武夷山,以其碧水、丹霞、茶叶和文化而闻名于世。在这里有一位从小与茶接触,对茶叶品鉴、加工、茶艺有一定造诣的高级茶艺师——武夷山市熙时茗岩茶业掌门人周月英。
2001年7月,周月英中专毕业后,进入旅游行业工作。在给游客们介绍武夷山碧水丹山美景的同时,也自豪地推介家乡这片神奇的树叶。
周月英教徒泡茶
为了让更多游客了解武夷岩茶,品饮武夷岩茶。2007年,周月英加入到茶企大公司系统学习。了解茶的种类,学习武夷岩茶的审评方法,探索武夷岩茶不同茶品的鉴识技巧与制作工艺。
2012年,周月英师承国家一级茶艺师、评茶员、曾多次为各级领导人到武夷山视察工作服务的杨振莲老师,一心沉浸于茶叶鉴识与茶艺知识。在杨老师耐心细致地教导下,周月英逐步地掌握了审评、加工技能,为公司担任重要的技术骨干,成为杨老师的得力助手。
2018年,周月英通过了国家认证考试,获得了《高级评茶员》和《高级茶艺师》证书。
周月英在采茶
过往,周月英家的茶园都是把茶青叶卖给其他的茶厂加工。受周月英的影响,其爱人王建华便潜心学习茶叶加工技术,女儿王熙妍对茶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理解茶道为中国十大国粹。于是,2017年,周月英从女儿的名字“王熙妍”中取谐音注册了自己的茶叶品牌“熙时茗岩”,寓意在“熙熙攘攘的时光中,泡一壶好茶享受美好生活”。
周月英介绍,武夷山岩茶不仅在这辈人手上要做好,下辈也需要传承好。在自家茶园管理方面,坚持用科学生态有机的方式管理茶山,坚持人工除草,不打除草剂。施肥,修剪每年都在十月份之前完成。在茶园中间撒上紫云英种子,因其发芽早生长快,可以覆盖其他杂草,所以不必用除草剂。紫云英到了农历3、4月份,枯死老化后腐烂又产生天然的有机肥,就是现在茶叶管理上所说的绿肥,这样更加符合茶树纯天然生态环境的生长。
周月英与父亲采茶晚归
“岩茶制作从采摘青叶到加工完成要30多到40小时左右,茶叶从茶园采摘下来运到厂里,需要先经过萎凋后进行摇青,做青是武夷岩茶发酵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概是要10到14个小时左右,甚至有些茶如百年老枞,在做的时间比较长,要做到20个小时左右,再进行杀青,杀青完进行揉捻,再烘干,分两次烘干,烘干后形成半成品,这个过程下来大概就两天一夜。”周月英介绍,完成初加工,放置半个月以后再进行挑拣,进行走水。因为茶叶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水分子增加,需把水分子去掉完以后,放置一个月左右,再进行碳初焙,初焙完以后经一个月的时间沉淀,再进行精焙,看茶叶成品能否上市,如果不够需再放置一个月后再进行复焙。形成成品后一泡好茶需要时间的沉淀,过程耐心,退切火气以后就是武夷岩茶最好的时候。正是一夜换一叶,就是经过无数个日夜才能换来一叶,换来一片叶的蜕变成长。这种与每一叶茶“泡”在一起的生活,已是常态,真正的沉浸于让一片叶子熔入灵魂。
周月英的爱人王建华严谨地审评茶叶
来武夷山旅游的客人很多。周月英更希望让这些来武夷山的游客们都能喝上这样一杯健康有机的生态好茶,在这青山绿水中放松心情,品一品人生百味。
有茶喝,有人爱,有远方可到达,有岁月可回首,周月英夫妻就是过着这样一种简单纯粹的幸福生活。
几十年苦寻,万里寻臻,只为一叶茶真味。在武夷山的这一片丘陵中,是福建最高的屋脊,山水间形成的小气候是上天赐予了这里一片适合岩茶树生长的土壤。自古以来生长在这里的人们以茶为生,在这里,世代茶人活得辛苦,茶叶能养家糊口,以前万山深切的苦,反而成了现在的情怀与谈资,愿“熙时茗岩”将成为武夷山值得品味的一道“岩韵”。
记者 彭慧 特约记者 林清辉 陈长佼
来源:中国茶产业周刊,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